标王 热搜: 钣金加工  机柜  操作台  机盖  机箱  配电柜  仿威图机柜  香河  威图ES  折弯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钣金头条 » 钣金技术动态 » 正文

机器人能否成为用工荒的拯救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07  浏览次数:126
核心提示:廉价劳动力曾是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条件之一,但目前劳动力数量已经开始下降,用工荒频现。随着机器人的普及,它将成


廉价劳动力曾是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条件之一,但目前劳动力数量已经开始下降,用工荒频现。随着机器人的普及,它将成为制造业的拯救者和服务业的推动者,最终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动力渐失 用工荒频现」
春节过后出现用工荒,已经成为近年来司空见惯的现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广州、武汉、北京等多地在节后遭遇招工难。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两年下降。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充足的劳动力资源,30多年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近来因新增劳动力减少,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本质性变化,部分地区出现用工荒现象。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15-59岁(含不满60周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69.2%.

这是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此前大多数专家和机构对人口红利拐点出现时间的估算是2015年,人口红利拐点2012年就出现,这比预期提前了3年。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自2012年开始出现了两连降。 2013年中国16周岁以上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2012年末减少244万人。

众所周知,40-59岁人口的实际劳动能力比自己的青壮年时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体力劳动者在这方面的表现尤其明显,中国未来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

劳动力资源近年来由过剩转为稀缺,主要原因是供给的减少。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劳动力供给的持续减少,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并且其发展速度还将加快。
「机器人将是中国制造业的拯救者?」

由于大学扩招使得高学历化不断发展,90后年轻人往往会拒绝辛苦、肮脏、危险的工作环境,人工费也出现上升。

中国18-59岁就业人群数量已经在减少,随着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劳动力供给停滞甚至下滑,而需求随着经济增长仍然旺盛,工人拥有了相对更高的议价能力,所以工资近年来持续上涨。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2012年中国城镇制造业职工工资由2005 年的1.57 万元上涨到2012 年的4.15万元,期间的复合增长率为14.8%.

面对未来劳动力匮乏的状态,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业优化升级是通行的办法。通过提升自己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仅可以减少生产员工数量,还能收获更多的品牌溢价,获取更多利润。

实际上绝大多数工业生产与制造中,机器人制造的产品在平均质量上要好于人工,且效率比人工高。这也意味着,未来中国劳动力出现短缺的时候,机器人的使用数量可能会迅速上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人工费上涨相反,机器人成本逐渐下降,效率提升,这也将促进机器人的普及。如果尽可能的使用机器人,或许能填补劳动力的空缺,使中国继续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提供推动力。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8千台,有望与日本并驾齐驱。而到2015年将达到3万4千台,将比日本多出3千台,成为世界最大工业机器人需求国。 

 
 
[ 钣金头条钣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钣金图文
推荐钣金钣金头条
点击钣金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京ICP备15058963号-3
X

钣金微信号:ban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