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铁的化学氧化
是指在含有氧化剂的溶液中进行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均匀的蓝黑到黑色膜层的过程,也称钢铁的"发黑"或"发蓝"。钣金件中不采用钢铁。
2 有色金属的化学氧化
a) 铝及铝合金经过化学氧化可得到厚度为0.5μm~4μm的氧化膜,膜层多孔、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作为有机涂层的底层,但其耐磨性和耐蚀性均不如阳极氧化膜好。
b) 镁合金的化学氧化可在表面上获得0.5μm~3μm的氧化膜。由于氧化膜薄而软,使用中易损伤,所以一般用作有机涂料的底层,以提高涂料与基体的结合力和防护性能。
c) 铜及铜合金的化学氧化可以在铜及黄铜、青铜等铜合金表面获得各种颜色的膜层,具有很好的装饰功能。
3 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和化学导电氧化
a) 铝及铝合金的化学转化膜分类及性能比较
名称 铬酸盐氧化 碱性氧化 磷酸盐——铬酸盐氧化
氧化膜颜色 彩虹色 无色透明 金黄 无色~浅蓝 无色~浅绿 无色透明
耐腐蚀性 一般 好 好 好 好 好
氧化膜厚度um 0.5~1.5 0.5~1.5 0.5~1 3~4 0.5~2 0.3~0.5
b) 阳极氧化膜的厚度:一般30~40μm(硬质阳极氧化膜厚度可达60~200μm);
c) 氧化膜的透明度高,容易染色。性能好,耐腐蚀性、耐磨性、硬度好;
d) 阳极皮膜的硬度:阳极皮膜的本身的硬度介于水晶与钢玉之间;
e) 铝在氧化后的皮膜硬而脆,将材料弯曲后,皮膜有裂纹,所以形成皮膜后要避免变形或加工。交流生成的皮膜稍耐挠曲。添加铜也可改善挠曲性;
f) 氧极皮膜的防蚀效果:致密而硬脆的皮膜耐蚀性优于较柔软的皮膜;皮膜厚时,防蚀效果会改善,但皮膜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防蚀性能会达到极限,实用上最适当的皮膜厚度为0.02mm。皮膜的耐蚀性与处理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孔少、适当的前处理如防水处理、除去电解液对皮膜的吸附性,均会改善此膜的耐蚀性能;
g) 耐腐蚀性(中性盐雾试验)不少于240小时;
h) 铝板氧化产品的压铆工艺需安排在氧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