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报中可以发现,美国三大钢企今年第一季度的销量均出现下降。其中,美国钢铁公司第一季度的钢材出货量同比下降3%,至549万净吨;纽柯公司出货量同比下降4%,至571万吨;AK钢铁公司第一季度产品出货量为128.98万吨,去年同期为133万吨,同比下降3%。
而在价格方面,美国三大钢企第一季度的钢材平均售价也均出现下降。其中,美国钢铁公司扁平材产品今年第一季度的平均价格为719美元/净吨,去年同期为764美元/净吨,同比下降6%;管材产品的平均价格今年为1556美元/净吨,去年同期为1727美元/净吨,同比下降10%。纽柯公司钢材产品平均价格同比下降7%,环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了2%。而AK钢铁公司钢材产品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降了7%,为1062美元/吨。分析认为,钢材价格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碳钢现货市场价格下跌、原料附加费下跌和电工钢产品价格下跌。
销量和价格的双双下降必然导致企业收益的下降。美国钢铁公司第一季度的亏损超出预期,数额达到7300万美元;纽柯公司第一季度的净销售额同比下降10%,至45.5亿美元,综合净收益同比下降42%至8480万美元;而AK钢铁公司第一季度的净销售额同比下降9%至13.698亿美元,净亏损额达到990万美元。
上述3家钢企财报中所提到的今年钢材平均售价下跌的现象,主要源于钢铁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
在美国市场上,很多美国钢企将其产品价格同TSI等公司基于现货市场价格均值形成的价格指数挂钩。而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了在不景气的美国本土市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众多钢厂纷纷在与指数挂钩的合同中提供5%~8%的折扣。
今年以来,这种价格竞争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据《华尔街日报》数据显示,在美国市场今年以来的整体“降价潮”中,热轧卷的价格下降幅度最大,总体跌幅达到8%,主要是由于美国钢铁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争相提供价格优惠。对此,布拉德福德研究所(BradfordResearch)的分析师表示:“目前市场参与者不得不进行降价活动,主要是由于市场上有太多的钢材产品了。”一些美国市场的买家和贸易商表示,钢厂均在提供不同程度的价格折扣,同时对一些高附加值产品也放弃了平常须要支付的额外费用,有的钢铁企业甚至还会免除客户的运费。例如,蒂森克虏伯美国的钢厂的产品价格就较其他钢铁企业的产品价格平均要低3%。
由于钢材价格下跌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很多美国钢铁企业已经开始重新考虑制定价格竞争的策略。《华尔街日报》4月底的一篇报道称,今年以来美国市场的钢价在往年季节性上涨的时期连续下跌,这一价格变化使得众多美国钢铁企业在近期纷纷通知其用户将不再提供指数价格方面的折扣,希望以此来阻止钢材价格进一步下跌。近期,安赛乐米塔尔美国公司、谢韦尔北美公司均表示将放弃价格折扣和指数定价(index-basedpricing)。安赛乐米塔尔的销售人员表示:“我们不会再与客户达成任何指数价格方面的折扣协议,这会破坏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获得其应有的、公平的市场价格。”该公司表示,在今年四五月份以后,该公司将在月度、季度和半年度的产品合同报价上采取固定价格的方式。同时,纽柯公司也对客户表示,指数价格的折扣并不能带来“公平的回报”,所以决定不再采用。